重庆航空航天产业,蓄势,起飞!
据了解,此次签约落地项目,将聚焦空间电磁频谱研究、空间气象数据应用研发、空间信息产业链引育孵化,推动商业应用相关核心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促进国内空间信息应用产业发展,带动重庆卫星互联网产业能级跃升。
落地重庆短短几年间,金世利创造了许多行业第一:国内第一家向国外航空发动机公司供应关键钛合金材料的企业,第一家出口大型民用飞机起落架的中国企业。
“新材料一定是中国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,国家实际上一定会投入很大的政策来支持发展这个行业,我们感觉是比较明显的。”2016年,刘亮亮来到重庆。在这片航空航天产业刚刚萌芽之地,他和许多初创者一起,逐风而行。眼下,其所在的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功能区,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大。
不仅是产业链越发健全,随着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、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相继落户,一条条创新链、人才链也在形成。
“原来,只是这些企业在这儿,大家互动要少一点,高校来了以后,本身我们有很多问题就需要高校来解决的。比如高校里边的仿真软件是很齐全的,还有大量的博士生可以来做这个工作。我们跟北京理工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都有一些项目上在进行合作。”刘亮亮告诉记者。
为弥补重庆本土航空航天人才不足的短板,作为重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,两江新区积极引进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、上交大重庆研究院、空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航空航天科研院所“实力派”,吸引航空航天高层次人才,加快建设高水平航天人才队伍,打造“人才链”。
2018年3月正式挂牌的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,正在为重庆航空产业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。
2018年7月7日,两江新区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约合作共建科创中心,将按照重庆产业特色,侧重开展航空航天、汽车、高端装备及军民融合等领域的科技研发及项目孵化工作。
2019年4月,北京理工大学与两江新区签署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合作协议,充分发挥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及产业孵化等方面的优势,促进重庆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提升。2022年,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、能高分辨率观测近地/主带小行星、月球、金星、火星、木星等的“中国复眼”落地重庆。
盯住小行星!中国复眼构建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雷达
2022年12月,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“中国复眼”项目一期正式开机,实现了利用分布式雷达体制进行深空探测,拍摄出了国内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。
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,要奋力抓好科技创新,促进科技、产业、金融、人才良性循环。实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行动,全面提升体系化创新力和整体效能。在这一目标之下,重庆的航空航天产业,志在产出更多新成果。新时代、新征程、新重庆,我们探索星空的轨迹,将愈发壮阔。
来源:第1眼-重庆广电、西部重庆科学城公众号